黑睛發病,退翳局部表現主要是明目翳障,黑睛生翳即角膜混濁,中药治疗展是角膜究进指在角膜損傷修複過程中,正常的混浊角膜組織被纖維組織取代,從而影響了角膜的退翳透明度,是明目一類影響視力甚至致盲的眼病。中醫學對其多有論述,中药治疗展針對黑睛生翳,角膜究进使用具有退翳功效的混浊中藥消除翳障,促進黑睛恢複正常狀態,退翳是明目中醫眼科治療黑睛生翳獨特的治法。本文通過回顧文獻中治療黑睛生翳所使用的中药治疗展相關中藥,發現退翳類中藥多歸肝經,角膜究进多寒涼可清熱,混浊或兼有補虛的作用。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退翳類中藥具有消炎抗菌、抑製瘢痕形成等作用。本文就退翳明目中藥治療黑睛生翳的研究進展予以綜述。
翳,原指用羽毛做的華蓋,後引申為起障蔽作用的東西。翳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專指起於角膜(黑睛)上的混濁,廣義則包括眼內各組織的混濁性病變。由於黑睛疾病局部的主要表現是翳障,故臨床上翳多為狹義,即角膜混濁。古代眼科書籍中“翳”記載甚多,均以黑睛生翳為主要症狀,因其形狀、大小、部位不同,可分為星翳、凝脂翳、混睛障、聚星障等。翳分新老,新翳表現為黑睛混濁、表麵粗糙、輕浮脆嫩、邊緣模糊,具有向周圍和縱深發展趨勢,並伴有不同程度目赤、畏光、流淚、疼痛等症狀;老翳即宿翳,表現為表麵光滑、邊緣清楚,無發展趨勢,類似西醫角膜炎潰瘍愈合後形成的瘢痕,可分為角膜雲翳、角膜斑翳及角膜白斑。中醫認為角膜屬肝,為風輪,黑睛生翳應多從肝論治,同時輔以退翳明目治療,對改善視力有重要意義。退翳明目法是指使用具有退翳作用的中藥,以促進黑睛翳障的消散,恢複黑睛晶瑩,作為中醫眼科獨特的治法,貫穿於黑睛生翳治療全過程,早期風火熱盛時,祛風清熱瀉火為主,稍加退翳藥;熱勢漸退,退翳與清熱瀉火並重;後期熱去翳成,則重退翳,酌加散瘀。
退翳明目中藥包括蟬蛻、珍珠、珍珠母、熊膽、穀精草、青葙子、密蒙花、決明子、石決明、木賊、蛇蛻、白蒺藜、海螵蛸、爐甘石等等,現將近年來主要退翳明目中藥治療黑睛生翳的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 常用退翳明目中藥
1.1 蟬蛻
蟬蛻性甘、寒。歸肺、肝經。功能主治:疏散風熱,利咽,透疹,明目退翳,解痙;用於風熱感冒,咽痛音啞,麻疹不透,風瘮瘙癢,目赤翳障,驚風抽搐,破傷風。《本草衍義》雲:“治目昏翳”。蟬蛻入肝經瀉肝火,入肺經祛風熱,可用於黑睛生翳治療的全過程。穆保國認為,蟬蛻可清肝經實火和虛火,多以蟬蛻配龍膽草、決明子、菊花等治療暴發火眼翳障。陳奇等提出,蟬蛻、木賊草、菊花等對早期的星翳、雲翳有較好的退翳作用,久成白斑者,難以消退。
張冬生以蟬蛻600 g,加蒸餾水至1000 m L,製成蟬蛻注射液,球結膜下注射,臨床治療110例角膜混濁患者,有效率為76.00%,其中以角膜薄翳、斑翳療效最好。李迎武將蟬蛻製成注射液和眼藥水2種劑型,臨床觀察50例63隻眼,治療角膜混濁有效率63.50%,其對淺層、範圍小的角膜混濁吸收較快。吳伯琨等使用中藥蟬蛻液、蟬蛻加鹽酸消旋山莨菪堿、蟬蛻加丹參液,以點眼、點眼加結膜下注射、電遊子導入法對比治療角膜混濁149隻眼,有效率為87.25%,無變化者為12.75%,尤以蟬蛻加丹參液療效顯著。
蟬蛻中主要含有甲殼質、蛋白質、氨基酸以及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其中,含有遊離氨基酸12種,水解氨基酸17種,以蛋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和酪氨酸為主。其藥理作用主要包括抗驚厥、解熱鎮痛鎮靜、鎮咳祛痰平喘解痙、抗炎抗氧化、免疫抑製抗過敏、抗腫瘤、紅細胞膜保護、抗凝。李迎武通過成分預試和色層分析研究蟬蛻的化學成分,提出蟬蛻治療角膜混濁的有效成分主要為氨基酸類,其具體作用原理仍有待研究。
1.2 珍珠
珍珠性甘、鹹,寒。歸心、肝經。功能主治:安神定驚,明目消翳,解毒生肌,潤膚祛斑;用於驚悸失眠,驚風癲癇,目赤翳障,瘡瘍不斂,皮膚色斑。《藥性論》曰:“治眼中翳障白膜”;《開寶本草》雲:“主手足皮膚逆臚,鎮心,綿裹塞耳主聾,敷麵令人潤澤好顏色,粉點目中主膚翳障膜”;《聖惠方》載:“治眼久積頑翳,蓋覆瞳人:真珠一兩,地榆三兩(銼)。以水二大盞,同煮至水盡,取出真珠,以醋浸五日後,用熱水淘令無醋氣,即研令極細。每以銅箸,取少許點翳上,以瘥為度”。珍珠入心肝二經,肝火旺,實則瀉其子,瀉心火以折肝火,又具生肌之能。林江等認為,珍珠退翳與清熱藥配伍,如外用點眼的熊膽珍珠眼液,內服的珍珠睛明片,與開竅藥配伍,如珍珠退翳散。
王曉東使用珍珠明目滴眼液(以珍珠、冰片、鋅為主要原料)治療單皰病毒性角膜炎32例,淺層型治愈率100.00%,深層型治愈率71.40%,以珍珠清肝解毒、退翳明目,冰片瀉火、消腫、止痛。張高發臨床試驗,使用珍珠明目液、熊膽粉按比例製成0.50%熊膽珍珠滴眼液,治療單純皰疹性角膜炎28例,治愈率63.90%,認為珍珠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可以營養角膜,提高局部免疫力。王淑秀以I號珍珠層粉眼膏(珍珠層粉20 g、醫用眼膏基質80 g),II號珍珠消蒙靈眼膏(珍珠粉20 g、冰片3 g、硼砂2 g、醫用眼膏基質75 g),塗結膜囊濕熱敷30 min,配合口服珍珠層粉片(每片珍珠層粉0.5 g)治療角膜白斑93隻眼,58.00%的角膜白斑變為斑翳,I號方、II號方對於瞳孔區白斑療效較好,對於全角膜白斑,II號方優於I號方,推測藥物中Ca2+可激活膠原酶,分解了增生的膠原纖維,氨基酸及金屬元素則可改善角膜營養。
珍珠的主要化學成分包括碳酸鈣、氨基酸、微量元素,有抑製中樞、提高免疫力、抗炎及延緩衰老的作用。盧慧卿等觀察珍珠粉治療兔眼角膜燙傷,結果表明,珍珠粉可以促進潰瘍的愈合並減輕瘢痕的形成。
1.3 熊膽
熊膽性苦、寒。歸肝、膽、心、胃經。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平肝明目,殺蟲止血;主治濕熱黃疸,暑濕泄瀉,疳疾,蛔蟲,目赤翳障,喉痹,鼻蝕。《醫學入門》曰:“點眼去翳開盲。”熊膽苦能瀉火、燥濕,可治療風濕引起的黑睛生翳。
潘莎莎觀察複方熊膽眼藥水對兔角膜白斑的療效,發現複方熊膽眼藥水退翳效果明顯,通過光鏡下觀察兔角膜病理形態,推測其作用可能是通過消除炎症、增強組織代謝和促進角膜瘢痕纖維再吸收來實現的。李潔治療角膜血管翳,主要使用熊膽膠囊而使其消退,考慮與熊膽的抗腫瘤及免疫抑製作用有關。
熊膽的化學成分比較複雜,可分為膽汁酸類、膽固醇類、膽色素類、氨基酸類、微量元素類及其他(如蛋白、肽類、脂肪、磷脂、無機鹽和水等),藥理作用可總結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麵:利膽、保肝、抗炎抑菌、解熱鎮靜等。
1.4 穀精草
穀精草性辛、甘,平。歸肝、肺經。功能主治:疏散風熱,明目退翳;用於風熱目赤,腫痛羞明,眼生翳膜,風熱頭痛。《滇南本草》曰:“為清熱明目之品。退翳膜,散火熱,療瘡癤”。《審視瑤函》中治療痘疹所致目翳用穀精草湯,載:“穀精草(六分)、白芍、荊芥穗、玄參、牛蒡子、連翹、草決明、菊花、龍膽草(各五分)、桔梗(三分),上銼劑,白水二鍾,燈心十段,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服。”穀精草藥性平和,甘可補虛,曆代醫家常用於治療痘後生翳,故可用於因虛所致的黑睛生翳。
穀精草屬植物富含酚類化合物,主要包括黃酮類化合物含有量最高,其藥理作用主要包括抗菌、抗氧化、α-葡萄糖苷酶抑製作用、6-OHDA誘導神經損傷保護作用等。
1.5 密蒙花
密蒙花性甘,微寒。歸肝經。功能主治:清熱瀉火,養肝明目,退翳;用於目赤腫痛,多淚羞明,目生翳膜,肝虛目暗,視物昏花。《滇南本草》曰:“祛風明目退翳”;《聖濟總錄》雲:“治眼障翳:密蒙花、黃柏根(洗銼)各一兩。上二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食後、臨臥熟水下,或煎餳湯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提到密蒙花散治療黑睛生翳,載:“治風氣攻注,兩眼昏暗,眵淚羞明,瞼生風粟,隱澀難開,或癢或痛,漸生翳膜,視物不明,及久患偏頭痛,牽引兩眼,漸覺細小,昏澀隱痛,並暴赤腫痛,並皆療之:密蒙花(淨)、石決明(用鹽同東流水煮一伏時漉出研粉)、木賊、杜蒺藜(炒去尖)、羌活(去蘆)、菊花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一錢,臘茶清調下,食後,日二服。”密蒙花清肝火,養肝明目,臨床上常與穀精草、蟬蛻、菊花等配伍退翳。
沈誌華等研究結果顯示,密蒙花灌胃給角膜堿燒傷小鼠,可以減少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長,證實了密蒙花能夠“消目中赤脈”。
密蒙花中的化學成分包括黃酮類,苯乙醇苷類,三萜及其皂苷,單萜,環烯醚萜和揮發油等,其主要活性成分為黃酮類和苯乙醇苷類化合物。其藥理作用包括:抗炎、抗菌、抗氧化、免疫調節、抗腫瘤等。
1.6 青葙子
青葙子性苦,微寒。歸肝經。功能主治:清肝瀉火,明目退翳;用於肝熱目赤,目生翳膜,視物昏花,肝火眩暈。《藥性論》曰:“治肝髒熱毒衝眼,赤障、青盲、翳腫。”《滇南本草》雲:“明目。治淚澀難開,白翳遮睛,花淩青翳”。開水衝燉,飯前服。”青葙子尤善清肝火退翳,多用於早期肝火亢盛之時。
青葙子的主要化學成分包括氨基酸、礦質元素、環肽和三萜皂苷類,有抗白內障、抗菌、抗腫瘤和免疫調控、保肝等藥理作用。
1.7 石決明
石決明性鹹,寒。歸肝經。功能主治:平肝潛陽,清肝明目;用於頭痛眩暈,目赤翳障,視物昏花,青盲雀目。《本草經疏》曰:“石決明,乃足厥陰肝經藥也。足厥陰開竅於目,目得血而能視,血虛有熱,則青盲赤痛障翳生焉。鹹寒入血除熱,所以能主諸目疾也。”《證治準繩》用石決明散治障膜,雲:“石決明(煆)、枸杞子、木賊、荊芥、晚桑葉、穀精草、粉草、金沸草、蛇蛻、蒼術、白菊花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二錢,茶清調,食後服。”石決明寒以清熱,鹹以補腎益肝,故黑睛生翳初期肝膽火旺時用其清熱退翳,後期用之平肝補腎退翳。
石決明的主要化學成分為碳酸鈣,鈣、鋅、銅、鎂等微量元素,以及氨基酸,有抗菌、抗氧化、對離子通道的影響等作用。
1.8 木賊
木賊性甘、苦,平。歸肺、肝經。功能主治:疏散風熱,明目退翳;用於風熱目赤,迎風流淚,目生雲翳。《嘉祐本草》曰:“主目疾,退翳膜”;《本草經疏》雲:“木賊草,首主目疾及退翳膜,益肝膽而明目也。”《本草求真》載:“木賊,書雲形質有類麻黃,升散亦頗相似,但此氣不辛熱,且入足少陽膽、足厥陰肝,能於二經血分驅散風熱,使血上通於目,故為去翳明目要劑。”木賊升散似麻黃,疏散風熱多用於早期黑睛生翳,加之苦而燥濕,風濕熱所致黑睛生翳者亦可。
木賊的主要化學成分包括酚酸類成分、黃酮及其苷類成分、揮發油類成分、酯類成分等,藥理作用主要有陣痛、鎮靜、抗菌、抗病毒、抗氧化、保肝等。
2 治療機理
治療黑睛生翳可能通過以下途徑:一是祛風熱泄肝火以祛除病因;二是補其不足以恢複正氣驅邪外出;三是收斂固澀以縮小病灶;四是活血以消散局部瘀滯。從現代藥理角度考慮,退翳類中藥作用大致可分為以下方麵:一是消炎抗菌,抑製炎症反應,減少炎性滲出;二是氨基酸等微量元素可起到提高免疫力,增強組織代謝,營養角膜的作用;三是針對瘢痕形成過程中的膠原纖維,推測一方麵使膠原纖維的排列趨於規則,另一方麵使瘢痕化膠原纖維再吸收,但其具體作用機製尚需研究。
3 小結與展望
臨床上角膜外傷、角膜炎症、幹燥綜合征、燒傷等多種疾病均可引起角膜混濁性改變,即黑睛生翳,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黑睛在髒屬於肝,這些退翳明目中藥歸肝經,自古以來用於治療黑睛生翳有獨特療效,可以減輕翳障,改善視力,那麽退翳明目中藥在退翳過程中如何發揮作用,有效成分是什麽?作用機製是什麽?相關的實驗研究十分不足,也缺少藥物的毒副作用研究。退翳明目中藥是中醫眼科的一筆寶藏,發掘中醫學寶庫,使其更有效地應用於臨床,值得進一步研究探索。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國中醫眼科雜誌》2020年10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密蒙花,珍珠母,丙氨酸,穀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