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財經全球通
全球財經全球通

加大種業創新攻關力度

时间:2025-05-05 06:59:20来源:

廣東農業種質資源保存種類和數量均位居全國前列|2025廣東兩會_南方+_南方plus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是农业農業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1月15日下午,种质资源种类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召開省直部門專場記者會。保存

會上,和数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劉棕會介紹,量均两近年來,位居廣東緊緊圍繞資源保護、全国前列育種創新、广东广东企業培育、农业種業基地、种质资源种类市場監管等五個方麵精準發力,保存推動種業振興行動取得階段性進展。和数

健全農業種質資源保護體係。量均两全麵摸清我省農業種質資源家底,位居新收集農作物種質資源8437份,查清全省19.2萬家水產養殖單位的底數和水產養殖種質資源區域的分布。全省保存農業種質資源36.8萬份,保存種類和數量均位居全國前列。

加大種業創新攻關力度。建設畜禽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華南應用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種業創新平台。組建現代化海洋牧場種業創新中心,匯聚全國種業創新資源,搭建起“拎包入住”式的種業創新與共享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種業振興專項,廣東組建攻關聯合體,農作物、畜禽、水產三大領域取得喜人突破:農作物種業領域,成功育成的超級稻品種數量和入選國家優質稻食味品質鑒評金獎數量位居全國前列。畜牧種業領域,育成禽畜新品種(配套係)40個,占全國15%,“廣明2號”白羽肉雞配套係實現了我國白羽肉雞品種零的突破,小耳花豬高繁品係成為國內優質黑豬生產中推廣應用最廣的種豬品種。

地方畜禽種質資源:廣東小耳花豬、粵東黑豬

廣東育成超級稻“五優308”

在水產種業領域,育成水產新品種40個,占全國14%,在國內首次突破黃唇魚等珍稀魚類的人工繁殖技術,高體鰤、藍圓鯵、黃金鯵、紅九棘鱸等經濟適養魚育種人工繁育技術實現突破,率先培育出具有速生抗逆特點的黃鰭棘鯛新品係“中珠1號”,潮州饒平實現海鱸全流程人工繁育、填補省內空白,實現了主要養殖品種的自主研發和自主繁育。

扶優做強種業企業。持續推進大型種業企業牽頭承擔國家和省級育種攻關任務,參與種質資源保護、鑒定和開發利用。加大對優質稻、甜玉米、嶺南果蔬等特色優勢作物種業企業培育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出台助力種業振興的專項政策和專屬金融產品,持續加大對生物育種重大項目、國家育種聯合攻關和畜禽遺傳改良計劃等中長期貸款投入。

完善種業基地建設。推動建設廉江市國家級水稻製種大縣和雷州市省級水稻製種大縣,布局建設一批現代化蔬菜育苗工廠、甘薯無毒種苗繁育基地和荔枝采穗圃。儲備國家救災備荒種子和省級應急種子超過250萬公斤。建設國家、省級畜禽核心育種場和擴繁基地53家,全省年產種豬80餘萬頭,約占全國10%;黃羽肉雞種雞年均供應市場近2400萬套,占全國50%以上。

規範種業市場環境。組織開展種業企業、市場、種子生產基地檢查和種子質量監督抽查。組織開展網絡銷售種子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誇大宣傳、製假售假等違法行為。開展種業知識產權宣傳和培訓,提升保護意識。

“通過強化監管執法,我省種業市場秩序和發展環境良好,種子質量合格率持續保持在98%以上。”劉棕會表示,下一步,將按照國家種業振興行動“五年見成效、十年實現重大突破”的部署安排,繼續大力實施“粵強種芯”工程,確保種業振興取得實實在在的新進展、新成效。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 楊娉婧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方壯瑋

更多内容请点击【熱點】专栏